中新国际时尚网欢迎您!
乡村振兴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乡村振兴

河南省教育厅驻南召县城郊乡竹园沟村 第一书记方治强:“四心”聚力 服务“三农”

来源:中新国际经济报道  作者:屈伟林 武跃伟  时间:2022-05-12 17:23:43  点击数:

 中新国际经济报道5月12日郑州电(记者:屈伟林 武跃伟)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让乡村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让乡村孩子拥有与城里孩子同样优质的教育,让乡村产业得到高质量的发展,是省教育厅驻竹园沟村第一书记方治强一直思考、探索实践的课题,建强基层组织、发展电商产业、兴建职教园区、改善村容村貌,他走村入户访民情、善作善为谋发展,在乡村振兴道路上俯下身子、蹚出路子,让乡村振兴为更多群众带来幸福感获得感。

图片11.jpg

喜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强党建“精心”,创新机制筑牢堡垒阵地。邀请省教育厅4个先进党支部和5所高校全省样板党支部定期到村开展支部共建,在传经送宝、结合实际、融合创新的基础上,集委员之智、党员之智、群众之智,探索实施“一本一卡一单一表”工作法,即编制《支部党员应知应会读本》《党务工作明白卡》《组织活动通知单》《全程纪实记录表》,推进支部工作规范化、清单化、机制化、特色化。在“大走访、查堵点、破难题”“党员在一线”活动中,教育支部党员做到“四知道、一跟上”,即知道“第一议题”制度,深入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知道疫情防控、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等中心工作的难点痛点,知道及时用最新政策措施武装头脑、创新工作实践;靠“集中学+碎片学”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经常学习要跟上。

 

图片22.jpg

 

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稳产业“用心”,电商助力推进富民强村。围绕如何培育“造血”功能,促成南阳农业职业学院联合南召县人民政府在南召中等职业学校成立丹霞产业学院,探索校村合作模式,在村建设600平方群众家门口就业的电商实训基地,投入85万元用于完善培训和直播硬件设施设备,建设商品展示大厅、专业化培训教室、标准化直播间、产品分拣操作车间,冷库、农产品选品及线上包装编辑办公室等,免费让返乡创业者使用,把手机变“新农具”、数据变“新农资”、直播变“新农活”,有效盘活农村市场,创立“竹园农特”区域公用品牌,制定品牌授权使用标准及授权使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带动村内外90余农户增收。

图片33.jpg

 

市县领导到村指导调研

图片44.jpg

即将发往全国各地的“竹园农特”—红桃

 

育人才“走心”,精准培训孵化技能人才。摸清村里各类乡土人才、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等基本情况,引进淘宝大学(河南中心),引进阿里云河南创新中心设立竹园沟村村级电商创新示范点,探索并实现一村供一域(网络社群),建立电商人才培训转化机制,按照“人人持证、技能河南”的要求,制定了详细的人才培训计划,针对适训人群开展普及培训、初、中、高级培训,培训总人数不少于300人次,培训转化率达到10%以上。邀请郑州大学、南阳农业职业学院乡村干部学院专家到村开展科技种养殖技术专业培训5期,培训农户360人次,提升了人才、干部、党员三个群体的素质。

 

图片55.jpg

入户指导“直播带货”

 

共治理“齐心”,网格管理提升治理能力。方治强同志和村两委一道在做好抗疫工作的同时,转变作风,结合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和乡村振兴促进法,帮助健全党组织领导的12个网格化管理体系和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抓好村务党务财务公开,完善村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扩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因地制宜扎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

图片66.jpg

“红色传承”宣讲活动

 

图片77.jpg

文艺汇演暨爱心捐赠活动

这里,是驻村干部长见识、增本领的广阔平台,也是方治强挥洒青春热血、实现朴实梦想的热土,从加强基层党建、推进富民强村,到培育技能人才、提升治理能力,他以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的躬身实践,把村两委和广大群众团结凝聚在一起,共同为村里的发展出力。

头雁展翅、群雁齐飞,如今的竹园沟村,省教育厅驻村工作队为基层工作注入创新活力,更多青年党员干部在这里书写青春华章,村里呈现出一派产业强、农村美、村民富的美丽乡村景象。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返回列表

共有条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