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直使用人类最原始的象形文字,华夏古汉字蕴藏着天启神示,是一种美伦美奂象形的图画,给人启迪,令人深思,回味震撼。每个字均有着各自不同的历史渊源,象定格的历史画卷,把含义深邃的上古历史事件形象地永久铸入了一个又一个神奇的字体中。就像一条鲜红的丝带,穿越时空的隧道,将人心带回那久久不能忘怀的故乡,从中找到华夏文化的源头。
荷花,又名莲花、水芙蓉等,属睡莲目,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在中国称荷花,在西方称莲花或睡莲。大部分睡莲原产北非和东南亚热带地区,少数产于南非、欧洲和亚洲的温带与寒带地区,日本、朝鲜、印度、前苏联、西伯利亚及欧洲等地以及美国均有种植。
荷花是多年生浮叶型水生草本植物,生于池沼、湖泊等静水水体中,极具观赏性,中国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现今国内分布大江南北,引种至园池栽植,深受人们的喜爱。花期6至9月,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纹、镶边。坚果椭圆,种子卵形。
图片百度网
荷花种类繁多,其中天然独秀的并蒂莲,也称并头莲、同心芙蓉、合欢莲、瑞莲,其生成的几率仅约十万分之一。并蒂莲有“花中君子”之称,是荷中珍品,它茎杆一枝,花开两朵,荷其实莲,莲开并蒂,莲藕同根,藕断丝连,无论中荷西莲都透着那极致的天然神韵。可谓同心、同根、同福、同生的象征。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并蒂莲被誉为爱情的象征,象征着百年好合、永结同心。喻表夫妻恩爱,心心相印,亲密无间,美满幸福,情深似海。正如杜公瞻《咏同心芙蓉》“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佚名《青阳渡》“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自古以来,人们便视并蒂莲为吉祥、喜庆的征兆,善良、美丽的化身。
据《中国荷花品种图志》的分类标准,共分为3系、50群、23类及28组。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在饮食文化中,荷花已成为人们喜爱的健康食品。
医学史上著名的神医华佗,曾用藕皮等制成膏药,为病人疗伤,四五天后便可愈合。于是,荷花成为中国医药宝库中不可多得的一枝奇葩。根状茎可食用或酿酒;荷叶有降脂减肥、清除自由基等作用。《本草纲目》这样说莲子:“莲之味甘,气温而性涩,禀清芳之气,得稼穑之味,乃脾之果也。土为元气之母,母气既和,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久视耐老,以其权舆也。昔人治心肾不交,劳伤白浊,有清心莲子饮;补心肾,益精血,有瑞莲丸,皆得此理。”
荷花花艳叶美,清素高洁,白净无瑕,荷韵光影,幽雅风姿,生机盎然,具有神功圣化的天然圣洁之美。是人们心目中谦虚、崇高、尊贵的象征,它早已深入到人们的精神世界。其出污泥而不染之品格恒为世人称颂,为古往今来诗人墨客歌咏绘画的题材之一。在南方荷花被赋予“六月花神”的雅号。荷花不愧为中国的传统名花,1985年5月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歌记载了荷花的天然之美。《诗经》《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苏:古同“稣”。花,华也《广雅·释草》)。《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与荷”。
在中国乐府歌辞盛行时期,由此产生过众多优美的采莲曲谣。其中有《采莲曲》(又称《采莲女》、《湖边采莲妇》)等。歌舞者乘着莲船,衣装红罗,腰系晕裙,手执莲花,载歌载舞,采莲姑娘洋溢着幸福的生活气息,成为中国广大人民最喜爱的民间传统歌舞之一。南朝《西洲曲》中写道:“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诗人王昌龄在《采莲曲》中以民歌般的语言,描述采莲女在碧叶连天繁花美景中,专注入神的忘我工作。“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国学经典《千字文》高度颂扬荷花之美“渠荷的历,园莽抽条”。在光彩灿灼的荷花池中,一株嫩芽枝条含笑伫立,嫩蕊凝珠,盈盈欲滴,晶莹剔透,美丽绝伦,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在阳光的抚育下,神气自若,光彩照人。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在《小池》中赞叹 “荷花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荷花在那绿叶的映衬下,有的舒展怒放,花瓣一层一层往外展开,白如玉,粉似霞;有的花苞初绽,像在与人启口对话,金黄的花蕊,仿如畅怀大笑;有的白里带绿,含苞待放,宁静安祥;有的姹紫嫣红,娇羞盛开,缤纷绚烂。诗人李白在《西施》、《采莲曲》对荷花的颂赞:“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亭亭玉立的荷花,高华富丽,散发出淡雅的气味,清香远溢,沁人心脾,菲芳骨髓。
荷花托着绿色的莲蓬,莲蓬上有许多小孔,一颗颗莲子就被镶嵌在里面,安静接受阳光雨露,渐渐成熟为饱满的种子。不久,这种子就继承了荷花的使命,是它铺满了整个池塘,把池塘装饰的如此之美。蜻蜓自由自在地飞驻在莲蓬上,莲蓬就更加充满生机活力。周邦彦在《苏幕遮·燎沉香》中对荷花也由衷颂赞“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杜甫《狂夫》钦佩“风含翠筱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三国文学家曹植在他的《芙蓉赋》同样称荷花“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 南宋诗人杨万里也赞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一望无际的荷叶碧绿万倾,铺天盖地,那荷叶碧绿可爱,像一把把撑开的的翡翠绿伞层层叠加一直伸向无际的天边。当微风乍起,池荷泛起了圈圈的波光涟漪,绿波荡漾,荷叶随荷花轻轻谦躬如彬彬有礼的神士欢迎观赏的来宾。荷叶上的水珠宛如一颗颗晶莹发光的珍珠,引人注目,心生爱怜。蜻蜓自由的生命时而在荷池上空翩翩起舞,时而转倏飞往高高蓝天,真是一幅高雅素洁令人赏心悦目又让人浮想联翩的一幅飞天景画!
我爱荷花舞姿优雅动人,爱它全身是宝无私奉献的精神。因为它象征着在污浊环境中仍能洁身自好,守身如玉的名士;象征着追求自由、理想、不受世俗羁绊的高尚情操和独立自主的从容淡定生活。
荷花,枝干洁净笔直像水晶一样,高尚、正直、傲然挺立,高高昂起的花朵突显它的尊贵典雅;它从满是淤泥的池塘里长出来,枝叶和花朵却没有一丝污垢,彰显它纤尘不染、高洁美好的品质。
图片古诗词欣赏网
荷花清正廉洁、高风亮节,成为品德高尚的象征。所以荷花被人们称为“君子之花”,在人们心目中被视为是真、善、美的化身。荷花扎根污泥,珍爱自洁,保持天生丽质尊贵不俗的本色,虽然环境冷酷哀凉,但它不叹世态炎凉,不怨天尤人,不屈服环境,不沾污纳垢,依然守身立命,随遇而安,坦坦荡荡,光明磊落,无怨无悔,自强不息,勇于担当,处之泰然,谦卑顺服,完美无暇。在烈日炎炎骄阳似火的夏日,生命开出最美的颜色。宋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说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荷花自古是艺术颂赞的主体,被视为高风气节、大义凛然的人格形象代表,他们所画的荷花,清丽雅逸,登峰造极,炉火纯青,令人神往,颇受文人志士的喜爱。西有法国印象派画家克劳德·莫奈(1840-1926),他爱莲思莲画莲,被誉为“印象派领导者”。莲花成为他晚年描绘的一部宏伟史诗,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灿烂的“第九交响乐”,莫奈代表性作品《睡莲》系列,是他的艺术巅峰之作,他一共创作了251幅《睡莲》画作,价值连城。其中《绽放的睡莲》让人思绪万千,心灵得到升华,不仅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而且每一幅画,都会让人如痴如醉于情境中,提升我们的思想境界与审美意境,及对未来拥有的美好盼望。
莫奈作品《绽放的睡莲》
东有近代人称“大千荷”的张大千、吴冠中,他们其工笔、写意,大泼彩均独树一帜,有“画荷圣手”之誉。尤其张大千晚年手创泼墨彩之后,所画的荷花不但超越了花卉的属性,更将文人花卉的笔墨氛围拓展为天人合一的境界。徐悲鸿先生更是盛赞张大千所画的荷花“前无古人”。他创作的《金荷》被法国政府购藏,徐悲鸿说:他的荷花为国人脸上增色。他一生酷爱荷花,曾言:“赏荷、画荷,一辈子都不会厌倦。”
张大千《金荷》
“文字活着,让历史说话”。“荷花”二字的历史渊源与意义,从华夏古文字中找到其源头,《注》荷,担也。张衡《东京赋》荷天下之重任。荷花即是荷华,是中华民族爱慕良善追求圣洁的象征。
《唐韵》胡歌切《集韵》《韵会》《正韵》寒歌切,𠀤音何。《集韵》居何切,音歌。水名,与菏同。注详菏字。《玉篇》菏,菔草。《埤雅》荷,总名也,华叶等名具众义,故以不知为问,谓之荷也。张衡《东京赋》荷天下之重任。《注》荷,担也。《左传·昭七年》其子弗克负荷。《国语补音》负荷之荷亦音河。《注》别名芙蓉,江东人呼荷。又《传》荷华,扶渠也。《说文》芙蕖叶。《笺》芙渠之茎也。《尔雅》荷,芙蕖,其茎茄,其叶,其本密,其画菡,其实莲,其根藕,其中菂,菂中薏。
〔古文〕苓《唐韵》落贤切《集韵》《韵会》《正韵》灵年切,𠀤音连。《集韵》连彦切,连去声。《字汇补》所夹切。草名。《广雅》鳶尾、乌莲,射干也。《尔雅疏》北人以莲为荷。又《说文》芙蕖之实也。汉初《尔雅》就记有:“荷,芙蕖,其茎茄,其叶,其本密,其画菡,其实莲,其根藕,其中菂,菂中薏。”《注》莲谓房也。《说文》芙蕖之实也。芙蕖:荷花的别名。莲子,荷的种子。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丁历切,丁入声。《集韵》胡了切,音皛。亦莲子也。又叶丁药切,当入声。《集韵》作。又莲子曰的。《注》的,莲中子也。《尔雅·释草》其实莲,其根藕,其中的。《博雅》白也。《说文》明也。《徐曰》光的然也。《玉篇》远也,明见也。《注》表见也。《注》鲜明貌。《增韵》实也。《南齐书礼志》泛之为言,无的之辞。《史记·司马相如·上林赋》皓齿粲烂,宜笑的皪。《正韵》端的也。又指的要处也。《集韵》通作菂。又马名。
中国人喜爱荷花,外国人亦是如此。中荷西莲,同根连枝,情同手足,天然友好,万古长情。在古希腊、古罗马,荷花被视为圣洁、美丽的化身。在古埃及的神话里,荷花被喻为“神圣之花”,象征着“只有开始,不会幻灭”的永恒祈福。其花语是:洁净纯真。也被视为:圣洁之物。荷华毫无瑕疵,光彩亮丽,灵气十足,是美丽、纯真、清洁,良善的象征,荷华倒影成为天上人间的纽带,带着从天而来长阔高深的爱之启迪,赐人灵感与祝福,催人奋进,令人深深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