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国际时尚网8月31日讯(记者屈伟林 通讯员李孝)在四合院古代艺术馆,有一对玉熊比较引人注目。这对玉熊为和田玉料雕琢,玉质温润细腻,整器钙化深邃,皮壳老辣,包浆醇厚几乎满沁。这对玉熊熊态威猛,栩栩如生。用洛阳眼检测,其制作年代是在汉代。从收藏的角度来看,这对玉熊可谓收藏级精品!即是放在今天的任何艺术场馆都会令人充满厚重、高雅和时尚的感觉!其实,今天我们到博物馆或古代艺术馆,欣赏古人的创造,也就是和古人面对面的对话。关键是要从古代人的遗物中读懂她的深邃和文化的内涵。
汉代:【和田玉熊】规格:长10.6cm 宽13cm 高17.5cm 重17.6斤
中国人对玉的特殊喜好源远流长,在古代,君子无故玉不去身。而在民间相信玉能护身、驱邪,代表着正气和灵性。中华先民爱玉敬玉崇玉,对玉情有独钟。出土文物表明中国在古代各个时期都遗存有极富时代特征及历史研究价值的代表性器物,大体上有夏朝古陶器、商周青铜器、战汉漆器、隋唐金银器、宋明清瓷器,这些器物虽然在历史长河中各领风骚,却没有一种能像玉器那样经久不衰,长期受到人们的宠爱,这是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和地区所无法比拟的。
上古时带,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时期当是我国第一个尚玉的高峰。商代中晚期和西周早期应该是第二个高潮。战汉时期则是尚玉的又一个高峰期。如今,收藏大家所追求的高古玉很多都是战汉玉器。
在我们国家,古代玉器的每一个尚玉高峰期,都有不同的玉器造型。熊是汉代文物常见题材之一。它既见于器座、席镇上,也见于博山炉的山林之间,可见汉时的人们熟知山林中熊的生活。在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中,有关人员在整理馆藏的汉代文物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与熊有关或加入熊元素的文物大量出现。汉代文物中的熊不仅塑造材料和方法多样,而且其形象也各具情态,活灵活现。既有憨态可掬的小熊,又有凶悍威猛的老熊。那么,汉代人为什么如此热衷地表现这一题材?它是否具有某种特定的文化意义?
实际上,在我们国家,以熊为图腾的历史源远流长。在遥远的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有崇拜熊的强烈意识。众所周知,黄帝氏族就是以熊作为图腾的氏族。《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有熊国君,乃少典国君之次子,号曰有熊氏……”。所谓的号即其族属,说明熊是黄帝氏族最高图腾始祖神。《列子•黄帝篇》载:“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帅熊罴狼豹貙虎为先驱,(以)雕、鹖、鹰、鸢为旗帜。”这些记载充分说明了“熊”同黄帝氏族的密切关系。
查阅古籍《山海经》,其中有关熊的记载多达十多处,从中可以看出“熊”传说的古老和重要。《山海经•中山经》记载:“又东一百五十里,曰熊山。有穴焉,熊之穴,恒出神人。夏启而冬闭,是穴也,冬启乃必有兵。”可见古人认为熊能通神,能决定人间祸福。
在《穆天子传》中,称:“春山,百兽所聚也。爰有豹熊罴,瑞兽也。”《诗经•小雅》中也有“吉梦维何,维熊维罴”之句,古人认为熊罴入梦,是生男孩的吉兆,“熊罴入梦”或称“熊梦”都为旧时恭贺生男孩的吉语。
《史记•楚世家》记载:“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楚的先祖为颛顼帝高阳氏,有熊氏黄帝之后。因此熊图腾在以黄帝为先祖的楚族人中有着崇高的地位。查阅典籍可知楚国历代楚王的名号,大多冠以熊字。荆楚自熊绎至考烈王熊元止,共46代君王,以熊为名的有29位,前后绵延数百年。《左传》载有楚成王战败吃熊掌赴死的故事,与楚人同宗的夏人,也有祖先化熊的传说。可见楚人以熊为图腾,由来已久!
楚人同汉人本为同宗,汉文化同楚文化可谓一脉相承,水乳交融。汉承秦制,汉王朝基本上是承袭了秦代体制。汉初所推行的黄老思想体系,进一步推动了汉人崇熊现象的发展。同时,因为熊是一种体重力大的动物,是力量的的象征,汉代人将其塑造成一位负重能手,体现的是对熊所代表的“力”的崇拜。汉墓中大量出土的熊足类器物,则证明了这一点。
汉代是一个重鬼好祀、神秘浪漫的时代,加之汉代人事死如事生,厚葬风气盛行,导致中国上古神话在这一时期高度繁荣,汉代人生活空间的每一个角落,都飘散着神灵的迷雾。熊造型,还是雄霸天下的象征!所以,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的熊神话,大量出现在汉代器物中。
据说,熊在汉代有力士的象征,它不仅是人们狩猎、豢养、搏斗的对象,也是人们崇拜、祭祀的偶像。迄今为止,能够看到的汉代玉熊很多,多为圆雕,造型不一,但大都肥壮懒散,表情丰富,表现出了熊的肥胖笨拙、漫步悠闲之态。
汉代玉器,是在战国传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汉初具有浓厚的战国时代风格,很多雕、刻、琢技法仍然延用,雕琢精细,玉质好,构图变幻多,设计新颖,整体形象充满动态与灵气,雄浑豪放。四合院古代艺术馆的玉熊就是一对代表性作品,形象真实生动,惟妙惟肖。它标志着汉代玉器发展的水平,摒弃以往陈旧的程式化的古风,向新的自然写实风格发展。
今天,中华民族自称龙的传人,殊不知中国真正最早的图腾崇拜非龙,而是熊。正如今天“熊出没”系列动画片袭卷全国多年来,已经多次刷新收视率榜单!“熊大”“熊二”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熊是中国最早的图腾崇拜!不信你看,我们在写“熊”字的时候,会先写出一个代表正能量的“能”字,“能”就是熊的本字!
(作者:赵海均)
上一篇:双槐树遗址:见证华夏古国时代文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