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国际时尚网欢迎您!
独家特辑 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 独家特辑

舆论环境也是生产力

来源:中新国际时尚网  作者:屈伟林  时间:2019-09-04 17:52:16  点击数:

 舆论环境也是生产力

——有感于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设立《青岛日报》舆论监督部感想
DSC_4036.jpg
中国经济新闻联播河南运营中心:屈伟林
2019年从2月22日起至7月29日,158天、100篇舆论监督报道、86篇反馈稿件、17篇回头看报道利剑出鞘……
这是《青岛日报》近期亮出的成绩。青岛再一次吸引了公众的注意力,引发广泛讨论。
 这是一场不断线的“百日战”,从周一至周五持续推出,如此密集、有力的舆论监督攻势前所未有。这更是市委书记王清宪敢为天线先的魄力!
杰克·韦尔奇在《赢》中写道“缺乏坦诚是商业生活中最卑劣的秘密。”
坦诚可以降低管理成本、降低沟通成本。实际上,无论在商业,还是在社会公共领域,坦诚是越来越宝贵的稀缺资源。
无论是像青岛、西安等城市,浙江、山东、海南等省份近段时间以来主动搞舆论监督,还是像华为、阿里、今日头条等企业接受批评、透明的沟通,他们都在与公众、与客户、与员工做一次次坦诚的沟通。这些无疑都值得称赞,对其他地域、企业有几点启发:
1.一把手工程
一把手是组织的天花板。
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一个组织若要推动舆论监督与公开透明的环境,这对领导者本身的格局境界和个人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自负容易创造盲点,个人的自知和反省变得尤为重要,能从各种反馈和异见中发现问题并修正,是一种慎独。亦如南师所言:勇于改过,才是真学问、真道德。
现实中,太多的人闻过则怒,岛君曾在过往的文章中称类似王清宪、王永康的官员是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官员,任正非、马云更是企业精神领袖,他们本着解决问题的心态面对错误,闻过则喜,德要配位。把问题暴露在阳光下,需要勇气、需要一把手的坦荡、敢于接受批评,也会影响到整个组织文化。
这无疑是一把手工程,从上到下为内外部监督营造良好氛围,让媒体、大众、一线员工真正成为组织的眼睛和耳朵,人人都可以成为“啄木鸟”。
2.舆论环境也是生产力
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曾有人说:繁荣美国,始于一场“扒粪运动”。这其中的代表人物美国记者林肯·斯蒂芬斯在《城市的耻辱》写到:“我的这本小册子,记录耻辱,也记录自尊,既是不光彩的自供,也是荣誉的宣言。”
舆论形象、舆论环境也是生产力。
1945年7月4日,毛泽东邀请黄炎培等人到他家里做客时,说了一番话:
“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习近平主席也曾说:
“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新闻媒体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同时发表批评性报道要事实准确、分析客观。”
 
 
如今,竞争激烈,城市、企业都需要塑造品牌形象。对青岛而言,紧扣打造更加开放的国际形象、“学深圳、赶深圳”,对内凝聚力量、对外塑造形象,做好舆论文章变得尤为重要。
而王清宪作为资深媒体人,经验丰富,即便舆论监督如此密集,他显然更懂得如何善用媒体,如何把握说话的尺寸与边界。
像心声社区上不乏很多吐槽,对于没有判断力的人而言,会认为华为早该倒闭了。但社区中亦出现了不少对华为改进有意义的帖子,华为的自我揭黑与自我批判,没有让它失去客户,反而赢得更多客户。如今,美国举一国之力打击华为,那些吐槽只能是让华为变得更完善的小补丁。
3.营商环境是重点
岛君特别留意到,近些年各大城市视招商引资为1号工程,当地政府把营商环境的打造上升到极其重要的位置。哪里的营商环境好,哪里就会成为投资客商的首选之地。
在这场舆论监督战中,不论是青岛,还是西安等地,都把与营商环境相关的问题作为关注的重点,而更重要的是问题一旦曝光,解决速度极大提高。这足以让很多企业家欣喜。
舆论监督得以常态化、机制化,成为了解民情、改进工作的重要方式,亦是更多人的期待。
结语
30年前,《南方周末》新年献词“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曾让若干人泪流满面。
15年前,王清宪从媒体进入仕途,从山西又到了山东。
不知当王清宪在《青岛日报》看望年轻的记者和编辑时,他是否会回忆起曾经的无冕之王梦想。如今,他在其位谋其政,用另外一种方式推动了梦想的落地生根。他自己亦成为放大镜下的一个被监督者和被记录者。
无论像王清宪、王永康等官员,还是任正非、马云们,他们都是这个国家的建设者,亦是瞭望者、守夜人、点灯人。因为有这样的一批人,我们在前行的路上会看到更多光亮。更愿我们中国经济新闻联播河南运营中心能遇到这样的执政者、民之福也!

共有条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